2021年,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21世纪迎来“20年代”,祖国也将迎来央企人送上的崭新大礼。
最近,小新刚刚进行了2021系列盘点——2021中国企业年度汉字、2021年度十大创新工程、2021年度十大国资微新闻、2021年度国资国企十大关键词,今天,为您送上2021终极剧透!
科技创新、超级工程……全程高能,请系好安全带。
星空征途坦荡
即将完成月面采样返回任务
2021年,我国将实施探月工程三期,航天科技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的总体规划目标。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构成,发射后经地月转移轨道被月球引力捕获,转入环月轨道,分成轨返组合体和着陆上升组合体。着陆上升组合体负责月面着陆并完成采样;轨返组合体在上升器升空后与其交会对接,参与样品转移,携带返回器完成月地转移;返回器在预定高度与轨道器分离,再入地球大气层并着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1年,我国将实施火星探测任务,航天科技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着陆和巡视探测。
“火星冲日”大约每隔26个月发生一次,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1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
中国火星探测器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着陆巡视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减速,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巡视器(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1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前,我国通过持续两年的超高密度发射,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核心星座部署。6月前,航天科技将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全面建成后,将为用户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多元化服务,作为我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
中国将于2021年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航天科技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预计将在2021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步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级。此外,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运载火箭也将于2021年首飞,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阵容将更强大。
新舟700飞机冲上云霄
新舟700飞机是国家民用航空“两干两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空工业全新研制的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定位于800公里以内短程支线运输市场。2021年5月起,新舟700飞机机身、机头、机翼等大部件相继完成总装下线,进入全机总装冲刺阶段。2021年,新舟700飞机将实现总装下线和首飞目标,为国产民机的飞速发展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巨龙跨越山河
本文来自电机新闻,电机行业资讯-中国华东电机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huadongmotor.com/jishu/2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