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2021 产业专题】能源互联系统的优化控制与安全运行 集结完毕!
2022-04-01 19:51 来源: 静静的学习课堂
原标题:【CAC2021 产业专题】能源互联系统的优化控制与安全运行 集结完毕!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2022年5月13-15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设置共计近70个专题论坛,涵盖航天、类脑智能、军事智能、认知计算等多个热点方向!
产业专题——能源互联系统的优化控制与安全运行,集结完毕,将于 5月15日召开!精彩报告,敬请期待!
能源互联系统的优化控制与安全运行
当前,世界当前世界范围内,信息与能源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信息科技决定能源未来,信息科技创造未来能源。未来能源发展不取决于对资源的占有,而取决于信息能源科技的突破。未来不是单一的能源系统,而应该是信息能源深度耦合下的大规模能源互联系统。在此背景下,能源与信息的广泛深度融合与互联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并有望催生新型能源利用体系,以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本专题面向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重大需求,重点关注能源互联系统的建模、分析、协同优化运行和自适应控制等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最新进展。
专题主席
张化光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东北大学教授
孙秋野
东北大学教授
专题报告人
李亚楼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综合能源系统仿真与优化分析
报告摘要:
仿真技术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可观、可测、可控的基础性支撑技术,在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优化中广泛采用。鉴于目前综合能源的应用规模较小,动态安全性问题不突出,实际应用以稳态仿真为主,包括能量流分析、生产模拟等。报告介绍了能量流分析、生产模拟的主要设备模型、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以及电科院所开发的综合能源仿真分析软件(IESAS),并以新能源制氢及输氢规划、新能源制甲醇、跨境能源优化三个案例说明了综合能源仿真及优化分析过程。最后展望仿真技术助推综合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应用的前景。
报告人简介:
李亚楼,全国短路电流计算标委会秘书长,中电联电力先进计算标委会委员,新疆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自然基金重大集成项目1项,国家电网科技攻关团队“直流电网构建与运行控制”带头人,为主负责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综合能源仿真分析平台(IESAS)的设计与开发。已发表论文106篇,专著6部。2021年获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次,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各1次,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0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钟大龙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脱碳战略的关键材料与制造技术探讨
报告摘要:
碳替代,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三大努力方向。但目前这些减碳技术尚不成熟,如何突破成本高、能耗高等关键技术瓶颈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材料与制造是基石。在本报告中,将探讨显着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所需的材料与制造技术方面的创新需求。
报告人简介:
本文来自电机新闻,电机行业资讯-中国华东电机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huadongmotor.com/motornews/2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