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桑雪骐)随着一些手机厂商以环保的名义陆续取消了附赠的充电器,业内认为由此将衍生出千亿大市场。而与此同时,有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抱怨自己购买的手机充电器不好用、不经用;劣质手机充电器引发火灾的报道也频繁见诸于报端。这都让消费者对非原装的充电器心怀疑虑。那么,该如何为自己的手机选择一款安全好用的充电器?
多重因素激发市场
“谁会嫌充电器太多啊,手机厂商为了环保不配充电器就是借口。”北京市消费者孙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现在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随时随地充电成为刚需。“比如在家里,沙发旁、书桌旁、床头、厨房、办公室的插座上都插着充电器和数据线,一两个充电器根本不够用。”孙女士说。
苹果CEO 蒂姆·库克在2022年10月召开的苹果发布会上宣布,取消手机随机附赠的充电器,据称此举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是,手机厂商取消了标配零配件,却并未对产品进行降价,也对用户没有任何补贴,由此引起轩然大波。2022年5月,北京化工大学的方同学及其小组成员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请求判令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虽然有人认为此举更具有维权意义,但继苹果之后,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也相继取消了部分产品的赠送的充电器。不过各手机厂商取消附赠充电器的方案各有不同。比如,华为不配充电器产品的零售价较含充电器和数据线版本降了200元;小米发布的小米11推出了标准版(不含充电器和数据线)和套装版(含价值99元氮化镓充电器),两者售价均为3999元。
一方面是一些手机包装里不再有附赠的充电器;另一方面,由于快充、无线等充电器新品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让不少消费者为此汰旧换新。观研天下《2022年中国充电器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充电器行业最主要的产品为有线充电器,有业内人士测算,预计2022年有线充电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级别。但随着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无线+快充”将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安全隐患引发关注
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手机充电器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3·15”前夕,深圳市消委会发文表示,因电器原因引发的火灾数量在我国火灾事故中长期居于首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因充电器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2022年8月,贵阳某商铺住户在床上给手机充电,劣质充电器设备故障打火引燃床单等可燃物,最终大火蔓延,违规住在商铺夹层、二楼、三楼住宿区的7人全部遇难。2022年7月,河南南阳李先生家中正在充电的充电器突然爆炸引发火灾,从小火星到全屋燃烧,仅用了3分钟时间。今年2月16日,镇江润州一社区一男子在家午休时,正在充电的手机充电器突然起火,该男子发现后用水扑救未果并导致火灾加剧。
“造成手机充电器火灾的原因有多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电子工程部工程师李鹏忠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解释说,比如,由于单一故障(如元器件短路、开路等)或异常工作(如输出过载,输出短路等)导致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充电器起火;手机充电器输出瞬态电压过高,击穿手机上的电池保护电路,也会导致手机上的电池着火甚至爆炸。另外,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塑料外壳、元器件和其他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不能有效阻燃,也会造成火势的快速蔓延。
同时,相关部门的质量抽检结果也显示,充电器产品的整体质量不能让人放心。据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22年度泉州市流通领域手机电源适配器(充电器)类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共抽查手机充电器50批次,不合格的有20批次。
“人们通过电商平台搜索手机充电器时,可以发现价格差异非常大,上至几百下至几元的售价都有。查阅部分省、市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与手机充电器有关的监督抽查结果,也显示不合格发现率相对较高。”李鹏忠表示,抽查中不合格的企业主要是以微小型企业居多,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电气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直插式设备,耐异常热,抗电强度,导体的端接,电源端子骚扰电压,1GHz以下辐射骚扰。
强制国标正在修订中
基于上述问题,不少消费者对于购买和使用第三方品牌手机充电器心存疑虑。
本文来自电机新闻,电机行业资讯-中国华东电机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huadongmotor.com/shichang/2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