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出口近七千万辆,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速——
中国自行车,海外加速跑
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骑行凤凰山地车。受访企业供图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马路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曾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自行车大军逐渐被电摩和汽车取代,自行车不再是代步主力。然而,相比略显沉寂的国内市场,从2021年起,中国自行车及零部件出口迎来显著增长,并呈现高端化趋势。这背后有何原因?势头能否持续?来看看相关企业怎么说。
供不应求,自行车出口增速快
“订单已排到今年下半年,满产满销。去年出口自行车约400万辆,占公司总销量的30%。”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总经理盛凯说,“2021年凤凰自行车出口站上新起点,高端产品在市场上仍非常紧俏,订单持续快速增长。”
这家老牌自行车企业出口迎来腾飞,在发达国家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其中,欧洲、美国、日本市场占凤凰出口市场的64%。
“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人民币,去年销售额则达到50亿元。”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总经理杨玉峰也向记者晒出了成绩单。这家坐落于天津武清的自行车企业,在国内消费者中知名度不算高,但出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年产25万辆电动自行车、200万辆自行车,产能几乎全部用于出口,金轮的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车型涵盖山地车、减震车、公路车、城市车、表演车、折叠车、雪地车、童车、电动自行车等全系列车型。”杨玉峰说。
凤凰和金轮的亮眼成绩并非个别现象,中国自行车出口在过去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势头强劲。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行车出口量达6926万辆,同比增长14.9%;出口金额达51.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实现量价齐升。
行业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选择自行车代步和健身的人群逐渐增多,一些国家相继出台购车补贴等措施,自行车需求量骤升,欧美一些国家一度货源不足。
“海外自行车市场尤其是高端自行车市场对品牌知名度、生产制造能力、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的要求较高,只有同时具备这些特质的自行车企业才能打破壁垒,在海外市场发展壮大。”盛凯说,“2021年凤凰并购了两家天津自行车出口企业,出口规模成倍提升。”
不仅自行车整车出口增长迅猛,零部件出口也供不应求。自行车变速器制造商蓝图控制器科技公司总经理、创始人刘春生最近忙得不可开交。“疫情导致美国、日本的变速器生产商延迟供货,有的交货周期长达两年,市场面临较大缺口,我们一个月就能交付,订单一直在增加。”刘春生说,凭借过硬品质和更短的交货周期,不仅凤凰、喜德盛等国内品牌看中了蓝图变速器,一些国际大厂也成为其客户。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表示,中国在自行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特别是疫情影响下,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能够马上补充产能,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自主创新,向中高端产品进军
稍加留心还会发现,自行车出口额增速远高于出口量增速,这意味着自行车出口价格在提高,高附加值的竞赛型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出口增长较快。
“金轮销售额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电助力自行车。”杨玉峰说,“金轮销往欧洲市场的电助力自行车均价达每辆1000欧元,去年销量25万辆,今年随着产能扩展,有望继续增长。”
为啥电助力车能卖出高价?
杨玉峰介绍,电助力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基本结构相似,同时增加电机、锂电池作为骑行助力,相较国内消费者熟知的电动车,车身更为轻便,在保留骑行乐趣的同时,将出行半径拓展到15公里以上。
“这种新型两轮产品切中了中长途通勤场景需求。欧洲有不少多山国家,各种坡道极为常见,使用普通自行车会带来较大负担,而电助力产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扩大了骑行群体,让更多运动能力弱的人也能享受骑行乐趣。”盛凯表示,“荷兰40%的自行车市场份额已被电助力车所占据,德国电助力车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助力自行车已成为欧洲自行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出口单价提升背后,是国产自行车向产业链中高端的艰苦行军。这既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更要靠自主研发能力的进阶。
本文来自电机新闻,电机行业资讯-中国华东电机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huadongmotor.com/zhanhui/20388.html